巴氏牛奶殺菌起源
在生產過程中,一般把剛擠下的奶先放進奶罐,迅速進行冷卻,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延長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續時間。冷卻過的奶,需要及時送到工廠加工處理。即經過濾、凈化、冷卻、均質、殺菌和包裝等工藝,便成為人們日常飲用的消毒牛奶。
超高溫滅菌機——殺菌是生產消毒牛奶的一項重要工藝。牛奶的滅菌(殺菌)過程,主要有兩種方法:巴氏滅菌法和超高溫滅菌法。
前者的通常做法是將原奶加溫到攝氏72-80度3-15分鐘,這樣就能盡可能的殺滅原奶中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并能大限度的保存牛奶的口感和營養價值。
而后者則是使用特殊的設備,將原奶加溫到攝氏135-140度,保持1-3秒,消滅原奶中的一切微生物。
巴氏滅菌機——巴氏殺菌技術 :巴氏殺菌法是微生物學家巴斯德于1863年發明并在全球流行使用至今。巴氏山君比較溫和,在殺滅牛奶中的致病菌,保證食品衛生的同時,還保留或接近牛奶原有的特質與風味。
巴氏奶在生產后到消費前整個過程,都需要冷鏈配送,而且保存期很短,一般只有3~7天,不超過16天。
超高溫滅菌技術:通常采用超高溫(ultrahigh temperature,UHT)滅菌,所以采用這種方法滅菌的乳又稱“UHT乳"。市場上商品名純奶,英國的Anon(1995)所闡述的UHT乳為:乳的熱處理應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熱處理條件應該不低于135℃,保溫時間不少于1s;所有殘留的微生物和它們的芽孢應該全部被殺死(商業無菌)。